山寺正式名稱為「寶珠山立石寺」,建於西元860年,由慈覺大師圓仁創建的天台宗寺廟,整座山都是修業與信仰的場地。由地面延伸至山頂的參拜道路,共1,015級石階梯組成,沿路上還能見到大大小小的佛堂與佛塔。 由山寺駅月台可以遠眺山寺。 從宮城縣仙台駅出發,乘搭JR仙山線前往山寺駅便可,車程約1小時,從車站徒步10分鐘內就到達山寺入口。如果由山形駅出發乘搭JR仙山線,更只需要18分鐘便可到達。 木造建築車站 東北の駅百選之一車站外大指示牌,清楚列明山寺來回參拜路線需要130分鐘。 山寺駅月台掛滿不少山形縣景點的宣傳海報,每個角落充滿日式復古味道,站內更放滿樹幹的木頭櫈供等車乘客使用。山寺駅右方有一座名為「見晴台」的2層樓高觀景台,遠看就像一座小寺院,被選為「東北の駅百選」之一。離開車站後,沿途都有指示牌,其中有一塊大指示牌清楚列明山寺的來回參拜路線需130分鐘,如果對自己腳力沒有太大信心,其實可悠閒地慢慢走,不用勉強自己。離開車站後,沿途都有指示牌。 往前直行經過數間旅館及手信店後,便來到紅色塗裝橫跨立谷川的「寶珠橋」。寶珠橋橋長44.5米,橋頭的河岸有一顆巨石,是山寺第一個著名的景點「對面石」,大約走7分鐘,便到達山寺的入口處。 挑戰千級石階 一路皆是美景 登山口處樹立「名勝及史蹟山寺」的石碑。 整個寺廟園區沿著寶珠山的林蔭步道一直蔓延到山頂,山上到處是奇岩怪石,從登山口到有大佛殿的奥之院之間。整個登山路線看似複雜,其實還算簡單,跟著人群而行,最後都能順利抵達山頂。距離入口處不遠的「根本中堂」為山寺的本堂,是日本國內最古老的山毛櫸木造建築,目前被列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根本中堂後方便是鎌倉時代建造的山門,要上山必先繳付參拜費 ¥ 300。「仁王門」於1848年以櫸木重建,是山寺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想上山必先奉上300日圓的參拜費。 從山門出發後大約行15分鐘,來到記載松尾芭蕉俳句紀念碑「蟬塚」(せみ塚)。就會抵達雕刻精細的「仁王門」,進入靠近山頂的寺廟腹地。這裡寺廟多不勝數,包括專門祭祀開山始祖慈覺大師的「開山堂」、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的三重小塔等。從蟬塚向上眺望,可見左方突出聳立的百丈岩,岩上建有納經堂、開山堂及五大堂。大紅色的納經堂建於巨大的奇岩上,是山寺內最古老的建築,並且已被列入山形縣指定文化財。 沿途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石佛像及石燈籠,小編自問體力不算特別好,爬到一半時已經汗流浹背,不停喘氣,但望到四周高聳的山樹和芬芳的綠色植物,深呼吸一下潔淨的空氣,元氣好似又再恢復,腳步也不再沉重,可以繼續往山頂爬上去。彌陀洞是巨大岩壁,經過長時間的風化而形成阿彌陀如來像,據說看到佛像的人可以擁有幸福。 感受山寺自然和諧風光 洗滌心靈開山堂右邊有一條小路,往上走大約20分鐘便會抵達許多遊客專程到訪的「五大堂」。相傳從山門到山頂有過千級石階,每走一階煩惱就會少一些,直到登頂時煩惱就全數拋卻,從有如舞台般的五大堂向下俯瞰,群山環繞的美景就在眼前,令人忘卻疲憊,頓時覺得爬上千階的每一步和每一個喘息都是值得的。雖然山寺所在的山腰十分難爬,但其實只要跟隨步道蔓延而上,就能輕鬆到達。整座山寺充滿佛之靈性,走完都覺得有被洗滌心靈之感。 整座山寺充滿佛之靈性,走完都覺得有被洗滌心靈之感,雖然當日小編去山寺的時候不算旺季,但遊客依然絡繹不絕,不敢想像紅葉季時會吸引多少信眾前往。經過長時間的攀登後,小編選擇慢慢走下山到餐廳吃點東西補充能量,為圓滿的一天寫上句號。不少人專程到山寺,目的就是要到五大堂眺望山村景色。從五大堂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山寺駅與仙山線。如果喜歡日本的線香,不妨買一盒山寺自家出的線香。 溫馨提示一句,踏入冬季整座山寺都被白雪覆蓋,雖然在五大堂眺望出去的山景就像一幅水墨畫,但上山之路絕不容易,一定要裝備釘鞋跟雪靴,準備好禦寒衣物,而且一定要捉緊欄杆,否則一不小心隨時會滑倒。離開山寺前,不妨到車站前的餐廳小店吃一口自家製的糭,為辛勞的一天作結,味道蠻不錯。 寶珠山立石寺地址:山形縣山形市山寺4495-15電話:+81 023-695-2816票價:¥ 300/成人、高中生、¥ 200/初中生、¥ 100/4歲以上幼兒至小學生開放時間:09:30-16:00(4月-11月)、10:00-15:30(12月-3月)網址:rissyakuji.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