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機廠有多個入口處話說回來,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曾在1895年至1945年受到日本統治50年。這段期間,日本人引進現代化建設與制度,也奠定了台灣今日鐵路系統的雛型。台北機廠前身為「台北鐵道工場」,於1935年正式啟用,是當時最具規模的鐵路工廠,肩負起北部所有火車的維修、保養、組裝任務。隨著鐵路地下化與機能遷移,台北機廠於2012年功成身退,並轉由桃園富岡基地接手火車維修作業。而這裏原本幾乎要被財團收購開發,最終在民間保護運動下被列為古蹟,並歷經多年修復,於2025年7月31日重新對外開放。台北機廠距離台北101不遠,可以步行前往。工業與美學並存的歐風日式建築 90年前的員工澡堂 台北機廠充滿異國情調,體現近百年前,日本建築師偏好融合日式特色與歐洲希臘式、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美學的獨特樣貌。紅磚牆面、鋼骨結構、高聳的斜屋頂與大片窗框,是那個時代對工業效率與空間光照的追求。歷經90年的風霜,建築物完全不顯過時,更呈現出經典的風采。 這座帶有歐洲風格的日式建築不僅有設計感,也是當年所有台鐵員工下班打卡的地方,不只是洗澡的地方,更是工人之間交流與放鬆的所在。蓄水池、淋浴管線、精緻的瓷磚地面都被悉心保留下來,目前配合展覽「氤氳時代」,還刻意仿造出當年用柴火加熱的熱水鍋爐模擬裝置,讓人彷彿走入90年前的澡堂時間,彷彿能聽見當年員工洗去汗水與身上油污的交談聲。 園區裏面有非常多志工會熱心的為民眾解說,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請教他們。有趣的是,導覽志工回應一位觀眾提問:「當年男女職員一起洗澡嗎?沒有分開的浴室嗎?」志工笑著解惑說:「台北機廠只有男職工,沒有女生!」哇!望著偌大的兩座日式圓澡堂,想像幾百位男職工同時洗澡聊天的畫面,有多麼熱鬧啊! 日本人建設的員工澡堂。台北機廠的員工浴室模擬90年前的蒸氣浴。由於中央浴池的跨距無落柱,半員形屋頂會產生向兩側的外推力,故以連續拱圈構成如扶壁般的構造,確保結構穩固。員工澡堂早年的淋浴用品。復古的浴室水龍頭。浴室的吊燈也充滿復古之美。台北機廠預計分不同階段開放展區,目前開放的區域包含多處古蹟建築與多檔展覽,假日還能搭乘復古藍皮列車,可以體驗台北市區唯一仍運行於地面的火車。以下是幾個重點廠區的介紹: 總辦公室:行政中樞的歷史記憶 總辦公室是台北機廠過去的管理核心,如今轉型為展示鐵道文化與記憶的展覽空間。目前展覽的「移動與感動」,透過電影、音樂、攝影與文學,串起鐵道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日治時期的公文、職員文具、老照片也靜靜地陳列在玻璃櫃中,彷彿在述說著90年前,工廠如城市縮影般運轉的年代。目前也展出不少攝影鏡頭下的鐵道風景,這些作品不僅僅是鐵道紀實,也像是時代情感的濃縮。 台北機廠的辦公室。台灣火車回憶展。早年的人工剪票工具。早年的火車座椅。火車迷的天堂!退役車廂可以免費入座 這棟建築裏面,絕對是火車控的天堂,目前展出許多已經退役的台鐵火車,也是台灣人的共同回憶啊!部份車廂還可以走進去參觀,包括早年的通勤普通火車,以及更早年的觀光餐車,當年可以一邊坐火車一邊吃飯,可說是非常好的享受。甚至還有更早期、可過夜的「寢台列車」,當年從台北坐火車到高雄要11個多小時,搭過夜火車肯定是很時髦的事。如今高鐵一個半小時就能從台北去到高雄,這些車廂也成了歷史絕響。莒光號列車。部份火車車廂可以入內參觀。此外還有機器工廠,展出舊時維修火車的大型機具設備,雖然現在已不再運作,但在寬廣而氛圍沉穩的建築裏,似乎仍聽得見昔日金屬運作時轟隆隆的敲擊聲。 據工作人員表示,此展區展示至10月底後,將會短暫關閉進行建築維修及冷氣安裝,再以其他內容對外開放。園區展出許多退役的火車。台北機廠留存許多古早火車。 大禮堂:買台鐵便當鐵道紀念品 大禮堂曾是台鐵的職工集會、觀賞表演與舉辦活動的重要空間,如今依然完整保留當年的木製舞台與高挑屋頂,歷史氣息濃厚。舞台後方原為員工的餐廳,有當年食堂的模擬情境,鐵製餐盤、大鍋爐,不難想見當年上百、甚至上千人同時開飯的盛大場面。目前的大禮堂一隅改為販賣區,提供人氣台鐵便當、輕食飲料,讓遊客能在古蹟裡小憩片刻。此外還有許多與鐵道相關的文創商品與紀念品,無論是書籍、模型還是限定徽章,都值得帶一點「鐵道記憶」回家留念。台北機廠的大禮堂,是當年員工的文康中心。大禮堂現在改為民眾的用餐空間。小火車模型。紀念品區可以買到各種與台灣火車相關的書籍及紀念品。 柴電工場是目前唯一須購票入場的展區,進入柴電工場,彷彿走進一部正在返回過去的時光機。這座壯觀的工場擁有挑高屋頂與巨大天窗,陽光灑落在曾經隆隆作響的維修機具與火車車體上,金屬的溫度彷彿仍未散去。常設展「動力.火車」展出各類柴油機車、蒸汽機車與電力相關設備,解構火車動力的演進過程。你可以近距離觀察火車底盤、引擎與車廂連結系統,深刻體會鐵道技術背後的工藝精神。 台北機廠機器工廠,放滿火車維修的大型器械。每逢週末與國定假日,遊客可付費搭乘修復完成的懷舊藍皮柴油火車,行駛於園區鋪設的650公尺軌道上。由於台北的火車目前都在地底行駛,這台重新塗裝粉刷的「藍寶寶」,可以說是目前台北唯一在地面上運行的火車,列車緩緩駛過戶外鐵軌與平交道,讓人親身踏入時代的記憶中。 藍皮火車是早年台鐵的通勤普通車,目前則是全台灣僅存的可開窗骨董級列車。除了台北機廠的假日體驗外,僅有一班「藍皮解憂號」觀光火車,於南台灣至東部、沿著太平洋的南迴山海線行駛。唯一在台北市地面行駛的藍皮火車。90年歷史的台北機廠佔地廣闊,還有許多建築預計在第二、三階段陸續開放。這裏的西洋日式建築相當迷人,且不只保存一段鐵道史,更用設計與策展讓老空間說話,成為一座活著的博物館。它不僅關於火車,也關於人、建築與歷史的延續。這裏絕對值得花上至少半天,了解台灣故事,非常推薦!台北機廠目前只開放第一期,更多廠區將陸續對外開放。台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電話:886-2-8787-8850(分機561)官方網站:https://www.nrm.gov.tw/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am–5pm,週一、除夕與初一休館票價(僅柴電工場展區收費,其他廠區免費參觀):全票 NT$100(約HK$26)、優待票 NT$50(約HK$13)假日藍皮火車體驗:全票 NT$150(約HK$39)、優待票 NT$75(約HK$20)交通方式:台北捷運坐至松山新店線「南京三民站」2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台北捷運坐至板南線「市政府站」1號出口或「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