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慈聖宮前的保安街49巷,有許多在地美味攤檔。在地人、觀光客,都聚到大樹下用餐。 台北百年媽祖廟 慈聖宮的建築美學 大稻埕的「慈聖宮」位於台北市最早開發的老城區,這座建於清代的媽祖廟,曾守護大稻埕碼頭邊商船的航運平安。百年之後,廟宇依舊香火鼎盛,人潮聚集,還多了流傳數十年的庶民飲食香氣與慢活悠閒的氛圍大馬路的慈聖宮牌樓。沿途有地標指示,不怕迷路。 大稻埕慈聖宮的石柱、石獅、雕梁畫棟等,融合清代和日治時代風格。大稻埕慈聖宮供奉的是媽祖。 榕樹下的機車停車處 許多台北人清晨會專程到慈聖宮吃傳統早餐,會直接把機車騎到廟門口,然後在空地停放,享受這片綠蔭,也不會讓機車的座椅被太陽曬到發燙。廟前廣場有好幾株蒼勁巨大的老榕樹,粗壯的枝幹伸展,把整片空地攏在濃密的樹影下。即便是炎熱夏日,陽光被葉影濾過,徐徐微風夾着芬多精,坐下來仍覺涼爽。空氣中瀰漫着傳統早餐的香氣,人聲在樹下慢慢散開,一切都不急不徐。機車隨意自在的停在廟門口,好悠閒的台灣日常畫面。 廟口老街傳統滋味 多姿多采的早餐時光 由於早年多從事務農或經商等勞力工作,老一輩的台灣人習慣清晨就吃飯或肉,為一整天的勞動注入能量。廟門口榕樹下的攤子各有特色,例如「阿蘭大鼎魩仔魚蛋炒飯」的現炒魩仔魚飯,香氣鮮明突出,鹹香中帶著海洋味道;「江家原汁排骨湯」的排骨湯燉得入味,份量十足,早上外帶的人潮從未間斷;還有帶著海洋味的鯊魚煙、養生的四神湯、豬腳麵線、雞捲……傳統台灣小吃大集合,非常過癮。這些料理完全不華麗,也不是甚麽高級的料理方式,全部都是台灣人習以為常、入口會很安心和開心的日常滋味。熟門熟路的老饕客往長板凳一坐,相當自在。平日營業的攤位約三成,周末則人聲鼎沸。早晨就有虱目魚可,台灣人好懂吃啊﹗大樹下的慢活早餐。 每天營業的葉家肉粥 慈聖宮前的小攤店家,部分攤位僅在周末營業,而葉家肉粥則每日營業,最為人熟知。這裡的粥比較像是湯泡飯,米粒綿潤而不爛,粒粒分明,是台灣中南部的特色,和廣式煮到濃稠的粥完全不同。米粥帶著高湯的清甜,裏面有幾塊新鮮肉羹,加上白胡椒提味。另可以點一些紅燒肉、豬肝炸、蝦炸佐粥,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吃到大的經典組合。慈聖宮前的小攤店家,部分攤位僅在周末營業,而葉家肉粥則每日營業。傳承四代的葉家肉粥。粒粒分明的粥,是台灣本土的煮法。葉家肉粥的蝦炸、紅燒肉。 老街餐後的行程 清晨坐在榕樹下,用銅板價格大啖台北古早味,耳邊傳來攤販交談與木杓碰撞聲,很奇妙的,動作與呼吸也跟著慢下來,台灣人的生活步調真的很悠閒!餐後,可以到慈聖宮參拜,祈求旅途平安、家和萬事興。再沿著大稻埕老街慢慢散步逛迪化街的百年老店、乾貨行與手工小舖,感受老街晨光下的生活氣息與歷史韻味。拜完把龍眼肉吃掉,殼留在廟裏,代表福氣與化解煞氣。 大稻埕慈聖宮地址: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營業時間:7am-6pm交通:台北捷運黃線「大橋頭」站,1號出口步行約500公尺 葉家肉粥地址: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慈聖宮門口)營業時間:9am-2pm 廟口攤位營業時間:早晨至中午(各攤位時間略有不同,上午前往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