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出发寻贝聿铭构建的日本「桃花源」 Miho Museum夏季展登场 - Fly GBA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大阪出发寻贝聿铭构建的日本「桃花源」 Miho Museum夏季展登场

撰文、攝影:何小雲
每一个人都希望寻找自己的桃花源,在身处的国度难寻,不妨考虑花一天的时间,回到「乡下」拜访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日本滋贺县深山所建的Miho Museum。如果在樱花季节,由大阪出发,搭乘JR列车再转专线巴士,便发现寻访的旅程虽然要花多一点时间,但当看见贝聿铭所打造的Miho Museum,便会有〈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之感!
搜寻优惠机票

樱花路.隧道.天桥成就独一无二美术馆

 

贝聿铭这位曾经设计巴黎罗浮宫金字塔人口的建筑师,在设计Miho Museum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蓝本,因此,「桃花源」岂能没有花?他在通向美术馆的路途上,打造了一条樱花步道,种满枝垂樱。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较常见的染井吉野樱早开花,并形成独特的「瀑布」效果。

IMG_20240928_101019.jpg
笔者到访时是9月,因此没有樱花只有枯枝,但映衬背景的隧道也非常漂亮。

 

〈桃花源记〉是描绘一名渔夫迷路后,循著桃花林进入一座洞窟。「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而从接待处经过樱花步道,就会走入隧道,在尽头就会如桃花源记般,感觉豁然开朗,见到远方的美术馆。

IMG_20240928_101455.jpg
隧道采用金属材质,蜿蜒的设计,加上灯光的引路,及出口引入的光线,令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IMG_20240928_101435.jpg
隧道内的灯光也以含蓄的一个又一个的半圆作设计。
miho-museum.jpg
春天樱花盛放时,隧道影照出一遍粉红。(图片来源:Miho Museum网站)

 

隧道尽头除了迎来远方的美术馆外貌外,还有一条百米长的吊桥,反映了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精髓——纤细的索线在隧道口以放射线形式展开,经由椭圆形的钢架收缩,而索网的构图中间点就是指向美术馆。

IMG_5332.JPG
在隧道尽头的圆框加上索线的三角中空,让美术馆更加突出。
IMG_5342.JPG
IMG_20240928_113339.jpg
(左图)走出隧道再回望吊桥,这放射形的椭圆形设计非常漂亮。/(上图)美术馆前又是一个圆形广场,与接待处前的广场都是以圆形作设计一脉相承。由接待处步行往美术馆,约需7-8分钟,如果想悭脚骨力,可以乘搭免费的接驳车。
003.jpg
灯光下的吊桥,由半圆及椭圆形不断向外伸展。(图片来源:Miho Museum网站)

 

美术馆的屋顶是采用「歇山式」设计,即是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如折断了,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屋顶以金属条作支撑,以玻璃取代瓦片,再以仿木纹铝隔栅制造光影效果,配合不断重复的三角形,形成很丰富的空间组合,既有古雅的造型,同时具有现代的空间感觉。

 

大门的设计也是采用贝聿铭的中式文化概念——天圆地方。踏入大门,就会瞥见偌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有数棵松树,正好用来迎客打卡。

IMG_5338.JPG
美术馆的玻璃屋顶采用歇山式,用三角形拼合而成。
IMG_20240928_151406.jpg
美术馆大门「天圆地方」的月亮门(又称为圆洞门)。
18.jpg
贝聿铭深信「一个建筑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光线」,三角形的屋顶设计,令美术馆充满光影效果。(图片来源:Miho Museum)
IMG_20240928_104507.jpg
美术馆的「迎客松」,其中一棵姿态优美地横卧中央。
IMG_20240928_112605.jpg
美术馆内连墙上的灯也呈三角形设计。

 

贝聿铭过去设计的建筑,通常像地标式的「雕塑」非常突出——罗浮宫入口、香港中银大厦,但今次的Miho Museum,有八成的建筑都是埋于地下,与群山融为一体,无法一窥全貌。

IMG_20240928_151419.jpg
IMG_5352.JPG
(左图)贝聿铭将传统日式路灯,以现代手法展现。(上图)从Miho美术馆外望,可看到纽约世贸中心的建筑师山崎实设计的神慈秀明会总部。

 

 

馆藏三千涵盖欧亚埃及 接触美丽培养情操

 

1997年落成的Miho Museum,并不是贝聿铭第一次跟神慈秀明会合作的建筑项目,早于1990年便建造了礼拜堂的钟塔,及后还有2012年Miho美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礼拜堂。

1987年认识了贝聿铭的小山美秀子,秉承先师冈田茂吉的精神,抱持「追求并接触美丽的事物,可培养出高尚情操,进而孕育出美丽社会」的信念,遂打造了Miho Museum。

小山美秀子40多年来的收藏,包括有日本的茶道用具、神道及佛教美术、书画、陶瓷、漆器工艺,还有埃及、欧亚及中国等地的古代艺术品。馆藏约有3,000件,其中250-500件是常设的展品。7月上场展览,包括「传说中的漆匠佐野长宽:奇想和风雅的世界」及「孝子传图的世界:永远的北朝——从董黯到燃灯佛」。

IMG_5350.JPG
贝聿铭设计、1990年落成的神慈秀明会礼拜堂钟塔「天使之喜」,灵感来自拨弄琴弦的三味线拨子。
WhatsApp Image 2025-07-09 at 4.52.29 PM.jpeg
美术馆藏品之一:3-4世纪罗马的《戴奥尼索斯》马赛克拼贴画。(图片来源:Rebecca)

 

 

两间餐厅严选天然食材 预时间排队

 

老远乘车来到Miho Museum,是可以在这里花一整天的时间,既可以欣赏大师的建筑,又可以慢慢细赏创办人的丰富藏品。不用担心要饿著肚子,因为美术馆内有两间餐厅,一间是位于接待处的Peach Valley,另一间是在美术馆内的Pine View,可以午饭用膳于前者,下午茶就试后者。由于许多参加者都有同样的想法,特别是在接待处的Peach Valley,最好预时间排队轮候入场,并且请博物馆员工提供方便进出美术馆的手带。

IMG_20240928_105834.jpg
美术馆内的Pine View环境较开扬,坐近窗旁,更可以欣赏外面的夏绿秋枫。

 

两间餐厅所使用的食材及调味料,都不使用人工肥料及农药,以自然堆肥法种植,让大家吃得放心。Peach Valley提供手打乌冬、荞麦面、自家制豆腐、天然酵母面包等食物,Pine View则有自家制蛋糕、日式点心、轻食,想不到还有自家出品的Miho红酒。

IMG_20240928_121757.jpg
(上图)Peach Valley,有3款不同味道的饭团配搭时令蔬菜及豆腐。(右图)Pine View可以享用绿茶红豆蛋糕。
IMG_20240928_144017.jpg

 

话说意大利北部Sacrafamilia 的庄主,2008年参观Miho Museum时,对于美术馆的藏品及餐厅的天然食材印象深刻,遂萌起酿制无添加剂的葡萄酒,品牌GRANDMA由此诞生,并向美术馆创办人小山美秀子致敬。2011年还有白酒GRANSOL及红酒GRANRE推出。2015年的GRANDMA曾被意大利葡萄酒杂志《LaVinium》将它与波尔多的Chateau Petrus并列,更入选《一生必喝1001款酒》之列。

WhatsApp Image 2025-07-09 at 3.59.58 PM.jpeg
美术馆总共有3间商店,分布于不同地方。其中一款入门纪念品便是文件夹,图左为公元前4-2世纪的希腊鹿形来通杯(Rhyton)。

 

 

Miho Museum

地址: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田代桃谷300

电话:+81-(0)748-82-3411

开放时间:10am-5pm,春季:3月中旬-6月上旬;夏季:7月12日-8月24日;秋季:9月上旬-12月中旬。

入场费:成人1,300日圆(约HK$72),高中及大学生1,000日圆(约HK$55),中小学生免费

网址http://miho.jp

交通:由大阪或京都乘JR琵琶湖线至石山站(由大阪出发45分钟,由京都出发15分钟),转乘帝产巴士至Miho Museum(约50分钟),由9:10am-1:10pm每小时一班,周末及假日会加开两班。

 

 

IMG_5338.JPGIMG_20240928_150456.jpgIMG_20240928_140647.jpgIMG_20240928_100739.jpg
IMG_20240928_133938.jpg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