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筑地本愿寺潮食18品早餐 - Fly GBA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Promotion Banner

东京筑地本愿寺潮食18品早餐

撰文/攝影:許英德
自从一出有关东京筑地市场的纪录片推出之后,这个传统的鱼市场便忽然变成了蜚声国际的旅游热点。其实,酷爱日本的香港旅客们,很多年前就已经解开了筑地这个秘密。那些年,零晨四点到市场内围去排队吃寿司,是不少年轻人和寿司迷去东京游玩时的指定动作之一。吃完又便宜又新鲜的寿司,再移师到旁边的怀旧日式咖啡店,喝一杯烫热香甜的东洋风牛奶咖啡,喝罢昂首阔步从市场走出来时,天边才开始泛起鱼肚白。游人们饮饱吃满,回到东京酒店再入梦乡,这实在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经典行程。
搜寻优惠机票

鱼市场搬走了之后的筑地

一九五三年建立于筑地的鱼类批发市场,在二零一八年搬到豊岛那边后,原本以为游客也会从此改道去新市场,而筑地周围也会回复到像个一般社区街市那样。怎料「中央卸売市场」搬迁后的筑地,游客数量完全没有减退的迹象。每天早上,依然有络绎不断的人潮,从四方八面涌到筑地外市场来。当中有些是日本本土游客,但更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类人。他们有背包客自由行,也有一家大小扶老携幼,还夹杂着许多带着话筒的导游们,领着一群又一群的「鸭仔团」,把筑地外围逼得水泄不通。

他们来筑地,当然不像当年的旅游先锋们那样,天未亮就来排队吃寿司,因为那些原本为鱼贩服务的寿司店,已跟随鱼市场一起搬到豊岛去了。今天还会来的人,主要都是逛外围的街市,吃那里不同店舖摊档的各种传统小吃,还有一些海鲜丼、面食和廻转寿司等等。老实说,那些店的出品虽然没有甚么不妥之处,但其实也并不是很值得一番折腾,跟摩肩接踵的人群苦苦排队久候,然后站在街头狼狈地吃着。同类而水准更好更便宜的,在东京实在到处都可以找到。

异国风情的筑地本愿寺1.jpg
异国风情的筑地本愿寺。

 

本愿寺内的小惊喜

日比谷线筑地站1号出口出来马上就到达本愿寺.jpg
日比谷线筑地站1号出口出来,马上就到达本愿寺。

那是否等于说,筑地从此再不值得去呢?那又不然。只要找到新的玩法,任何老掉大牙的玩意都可以重拾当中的趣味。如果有搭乘过地下铁日比谷线到筑地站的话,从出口步行到筑地巿场途中,会经过一间外貌奇特的建筑物。这就是「筑地本愿寺」。此寺院原本位于浅草,一场火灾把它烧毁后,于一六七九年于现址填海重建。「筑地」这名字,也是因寺院造地而来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关东大地震时,寺庙又不幸再被烧毁。今天我们见到的本愿寺,是一九三四年由建筑家伊东忠太博士负责设计重建的。喜欢妖怪文化和到过丝路旅行的伊东,参考印度等亚洲古代佛教建筑,交出了一幢富异国风情的寺庙大殿,加入了中国传说中四神兽的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与及长了翅膀的狮子、牛、马、象、孔雀、猴子及凤凰等等珍兽,令这座具特色的建筑物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本愿寺咖啡tsumugi.jpg
本愿寺咖啡店tsumugi。
餐牌一目了然.jpg
餐牌一目了然。

在寺庙本堂旁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筑地本愿寺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栋)」内,有家咖啡店叫「筑地本愿寺咖啡tsumugi(筑地本愿寺カフェTsumugi)」。这店有一款非常火红的「18品早餐」,以日式「精进料理」概念制作,包含了十六样小菜,伴以清粥、味噌汤及茶,好看、好吃,又营养丰富。食品全部以精美小砵盛载,而且不少食材是来自筑地市场的名店,包括以蔬菜、豆腐所烹制的健康美食,小部份菜肴用了肉类与鱼,所以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素食。至于为何是18品,其实是源自寺院的御本尊「阿弥陀如来」,衪在成佛前立下四十八个誓愿,其中最重要的第十八愿是「绝对不会舍弃任何众生」。以这为主题,创作出精致早餐来则面扬善,其实很有意思。

18品早餐.jpg
18品早餐。
18品中每品在小砵下都有日文英文名字注解.jpg
18品中每品在小砵下都有日文英文名字注解。
茶可选热茶或冰茶.jpg
茶可选热茶或冰茶。

「18品早餐」的提供时段为早上八时至十时半,每日限量110份,强烈建议先提前网上预约。

 

「筑地本愿寺カフェ Tsumugi」

东京都 中央区 筑地 3-15-1

https://yoyaku.toreta.in/wacafetsumugi/#/